二十四節(jié)氣養(yǎng)生之寒露節(jié)氣灸
寒露是一個反映氣候變化特征的節(jié)氣,這時的天氣變冷,與白露節(jié)氣時相比氣溫下降了很多,地面上的露水也更多了,因而稱為寒露。
從寒露開始,雨水漸少,天氣干燥,晝熱夜涼。從中醫(yī)角度上說,這時氣候最大的特點是“燥”邪當令,而燥邪較容易傷肺傷胃。此時期人們的汗液蒸發(fā)較快,人體會出現(xiàn)皮膚和鼻腔干燥、口干咽燥、毛發(fā)脫落、便秘等,所以此時養(yǎng)生的重點是養(yǎng)陰防燥、潤肺益胃。
一、寒露節(jié)氣穴位和功效
1、太溪穴
太溪穴是足少陰原穴。其位于足內側,內踝后方與腳跟骨筋腱之間的凹陷處。艾灸此穴具有滋陰生津的作用。對于咽干口燥、喉嚨腫痛、氣喘、支氣管炎、手腳冰涼等癥具有較好的療效。
2、腎俞穴
腎俞穴,屬足太陽膀胱經。在第二腰椎棘突旁開1.5寸處。艾灸腎俞可補腎益精、溫陽散寒、滋陰潤燥等。
3、肺俞穴
屬足太陽膀胱經,為肺之背俞穴。在第三、四胸椎棘突間之身柱穴旁開1.5寸。艾灸該穴可滋陰潤燥,益氣養(yǎng)肺。適用于易感冒、咳嗽、慢性支氣管炎等癥。
二、施灸方法
1.艾條灸:點燃艾條一端,用艾火一端對準施灸穴位,距離皮膚3cm左右,如局部有溫熱熱舒感覺,即固定不動,可隨熱感、時間調整艾火與皮膚之間的距離,每次施灸10-15分鐘,以灸至局部紅暈為度。
2.隔物灸:是指隔姜或隔鹽灸,要求灸力強,艾灸時間長,一般一個穴位灸6-9壯,以皮膚局部潮紅不起皰為度。
三、寒露養(yǎng)生
1、起居:秋季天氣漸涼,起居時間也應作相應的調整。早臥以順應陰精的收藏,早起以順應陽氣的舒達。為避免血栓的形成,應順應節(jié)氣,分時調養(yǎng)。
室內要保持通風,穿衣方面也要開始添衣保護陽氣,注重足部、頸部、喉嚨的保暖。
2、飲食:寒露時節(jié)天氣干燥,易出現(xiàn)“秋燥病”,飲食上則應以溫潤的食物為主??啥嗍忱妗⑵咸?、胡蘿卜、山藥、冬瓜、海帶、紫菜、銀耳等。
此外,寒露時節(jié)的飲食應注意葷素搭配,適當進食一些高蛋白食物補充能量,少吃辛辣和生冷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