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路前行,一路感動——支援太康縣骨科醫(yī)院隔離病區(qū)心得
盛世之下,總有人為萬家燈火負重前行,他們不計報酬,無懼生死,沖鋒在前,護一方百姓平安,這就是我們的醫(yī)務工作者。疫情就是命令,我作為一名年輕醫(yī)生,理應沖在第一線。2022年3月29日,我主動請戰(zhàn)加入周口市中醫(yī)院第三批援太醫(yī)療隊,趕赴太康縣骨科醫(yī)院隔離病區(qū)參加抗疫工作。
在隔離病區(qū),雖然工作環(huán)境艱苦、情況復雜,但令我感觸最多的卻不是困頓和疲乏,而是感動與責任。
一、“疫”路支持,保駕護航——來自后方的感動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為保障醫(yī)療隊員的安全和隔離病區(qū)工作的順利開展,我院秉著“不可用而無備”的原則,第一時間為我們配送了充足的N95口罩、防護服、防護面屏、消毒用品等防護物資,單位領導更是在后續(xù)工作中不斷給我們送來關懷和慰問。同時骨科醫(yī)院的同仁們也給我們提供了事無巨細的后勤保障。
二、“疫”路護送,風雨無阻——來自司機師傅的感動
負責接送我們的司機劉師傅,從我們到達太康的第一天起,便不辭辛苦,始終堅守在工作一線,往返于隔離院區(qū)和我們休息點之間,即使是風雨交加的惡劣天氣,甚或是凌晨2點的休息時間,他都隨時護送我們上下班,毫無怨言。同時他還負責所有醫(yī)務人員的送餐工作。劉師傅內心住著一份責任,這是一名前線司機的大愛與堅韌。他是疫情之下當之無愧的“護花使者”!
三、“疫”路領航,盡顯擔當——來自并肩作戰(zhàn)的老師們的感動
我們接管的隔離病區(qū)有30名患者和34名陪護人員,我們要了解他們每一個人每天的體溫和健康狀況。其中有近10名急危重癥患者,需要心電監(jiān)護、持續(xù)吸氧,攜帶有胃管、尿管等。為保障患者的健康安全,我們采取每天2次進入隔離病房巡視。隊中的高中亮和牛國勇兩位老師多次主動承擔危重病人的病房巡視工作。每次看到他們穿著防護服長達6小時以上,護目鏡里的霧都凝成了水珠,內心都有很深的觸動。他們身上所散發(fā)出來的那份敬畏職業(yè)、關心晚輩的力量,不正是“正能量”的生動詮釋嗎?
四、“疫”路互動,理解包容——來自與隔離人員相處時的感動
我們面對的是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是一群與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密切接觸的高風險人群。在這里,我們不僅是核酸采集抗疫者,是醫(yī)療保障者,也是心理疏導者和疫情防控知識宣傳者。我們耐心安撫他們的情緒,配送他們的一日三餐,關心他們的生活起居,他們非常配合我們的工作,并多次表示感謝。我們隔離的是病毒,不是人心!在這種互動關系中,我感受到了一種溫暖!這種溫暖是我們堅持抗疫的動力,也讓我們看到了抗疫勝利的希望。
新冠肺炎疫情沒有那么慈眉善目,隔離病區(qū)工作也充滿著起伏與坎坷,但這些都是征戰(zhàn)疫情必須要經歷的。此刻,回想這半個多月的一線經歷,這將是我一生的寶貴財富。常常聽人們說“哪有什么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在替我們負重前行”,從前聽到懂得感恩,如今,病毒無情,卻讓我有幸成為“負重前行”隊伍中的一員,沖鋒在前護他人周全,自當是一種驕傲!
文字:腦二病區(qū) 閆伶俐
編輯:曹亞丹
責編:黎倩平
審核:孫 俊